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方式、阅读方式也随之变化,更趋向电子阅读,通过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甚至是电视等媒介阅读。所以,在印刷行业中,不能只靠把阅读内容印刷在纸张上,更应该寻求多种介质,把这些阅读内容印刷在电视、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上。下面是大连天问小编的个人感慨,欢迎大家来吐槽。
![印刷行业的未来在哪里 是生存还是毁灭](/d/file/news/2016-03-22/73c8df09722212f994c02c58d0107bc6.jpg)
休刊下寻生机
数字技术出现、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印刷商业模式。自2013年起,中国传统报刊发展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2013年年底,《新闻晚报》率先宣布停刊,成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首张休刊的报纸。紧接着,创刊于2004年的《竞报》宣布休刊。这引发了业界对纸媒未来发展趋势的讨论。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前些年流动性过剩等因素提高了报纸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媒体的全面崛起,强势而持续地分流了报纸的发行与广告客户。而近两年,一些报纸的收入开始下滑,这进一步加速了整个行业利润的下跌,并且由点及面,逐渐形成一种似乎不可逆转的趋势。
所以传统报刊业要认清报刊业形态改变的各种可能,充分把握报刊作为新闻传媒信息的源头地位,积极采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纸质报刊、网络报刊和电子版销售的完美融合,这就是大印刷商业模式。
![印刷行业的未来在哪里 是生存还是毁灭](/d/file/news/2016-03-22/cbb4bc3c020aebfbce397130ebbe9cd1.jpg)
融合中闯新路
传统报刊的出路是要实现数字化、多元化和精品化。实现数字化就需将传统内容生产能力整体导入数字平台,打造具备比较优势的数字产品和数字增值服务。多元化是指立足于原有的传统报刊内容资源,横向打造不同类型的内容及相关产品。
精品化则是指报刊本身,从题材的选择和内容形式等多方面经过严格把控从而拉开传统纸媒数字化转型的大幕。笔者认为,传统报刊通过精心策划和运营,把自身独有的思想文化复制或者转移到互联网以及视频类产品中,完全可以打造成为一种独具一格的产品,闯出一条跨媒体、跨产业的发展新路。
印刷产能在宏观层面上已经过剩,但数字印刷产值每年仍然保持着增长的态势,这说明数字印刷依然存在上升空间。主要应用数字印刷技术的商业印刷企业渴求在其他领域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印企正在寻求如何消除进入包装领域的障碍,已有一些案例证明了该路径的可行性。
大印刷概念也给印刷行业敲响了警钟,让印刷业必须正视面临的危机和挑战。面对不断加剧的竞争,面对新媒体的崛起,面对行业自身的种种问题,能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将决定印刷业的前途。从现在到未来的印刷业竞争中,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应该真正成为基本法则。大连天问彩艺图文有限公司www.dltianwen.com